2022-06-17
收藏
芹塘村位于新昌县小将镇,坐落在新昌第一高峰菩提峰山下。此地有沃洲湖源头之一,南与天台县石梁镇接壤,是诗路文化带上颇具传奇色彩的地方。2022年1月19日,《绍兴日报》刊登了“诗路地名”《芹塘村:大山深处觅诗踪》一文。作者带我们深入领略芹塘秀丽风景,阐述芹塘地名的流变,结合古籍记载讲述唐末五代江东才子罗隐在芹塘留下的传说故事与诗歌、芹塘村村史上影响较大的董氏家族,展现了村内现存的董家祠堂建筑群及众多古桥的历史风貌。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全文
芹塘村位于新昌县小将镇,坐落在新昌第一高峰菩提峰山下,此地有沃洲湖源头之一,南与天台县石梁镇接壤,是诗路文化带上有传说故事的地方。
芹塘历史悠久,区位环境独特,山高气寒,雨量充沛,竹林遍野,是一座掩映在大山竹林深处的古村落。因沼泽潮湿,村内水芹繁盛,古称芹谷。芹塘村风景秀丽,历史文化沉积厚重,现有菩提峰、追远堂等景点,村内现存有古石桥、古台门等众多古建筑。
大山深处的芹塘村
菩提峰在二十六都,与天台相接,上有石似佛,故名菩提。山峰海拔高度近千米,是新昌第一高峰,山顶埋有“绍兴之巅”条石。向南看天台山脉,山峦层叠,云雾缭绕;向北看新昌群山,翠竹林海,郁郁葱葱。自然景观得天独厚,人文传说悠久神奇。
山顶有一山洞名曰“仙人洞”,潺潺泉水,清澈如镜。据说唐末五代江东才子罗隐曾到新昌,他游石城沃洲,访石桥,途经芹塘游芹塘岗、菩提峰,返回芹塘村时,感到有点疲倦,于是借宿芹塘村。传说罗隐每言成谶,十分灵验,民间有“讨饭骨头圣旨口”之称。那天留宿芹塘,入夜聚蚊成雷,闹得罗隐无法入眠。他暗自说道:“罗隐芹塘宿,蚊虫去叮竹。”话出就应验,蚊子果然纷纷飞向竹林,从此不叮人了,至今村中无人用蚊帐。后来罗隐返石城山瞻拜大佛,路经小寺岙,忽遇暴雨,与同游者躲路旁岩下。抬头见危岩摇摇欲坠,不觉惊呼:“岩头掉下来,罗隐出不来!”果然也一语成谶,此岩后人叫“罗隐秀才”岩。
罗隐有《竹》诗:“篱外清阴接药阑,晓风交戛碧琅玕。子猷死后知音少,粉节霜筠谩岁寒。”说明他也像名士王徽之一样是爱竹之人。蚊子叮竹这个传说只是个神奇故事,芹塘潮湿多水芹,却干净无蚊,这个现象总得有个让人记得住的解释吧?诗人罗隐宿芹塘蚊虫去叮竹的故事,巧妙而诗意地达到了代代相传、过目不忘的效果。
芹塘村
芹塘村村史上比较有影响的大族始见于北宋。据明成化《新昌县志》记载:“芹塘村,去县东八十余里,本朝永宁学谕董廉居之,有速庵遗址,而黄精乃其土产也。”董氏第八世祖董梧在北宋初年,入赘于将山(即小将)石氏,后徙居芹塘,遂繁衍后裔。
芹塘村现存最大的建筑群是明代的董家祠堂,又名追远堂,为董氏十六世祖董诚所建。建筑在清光绪二十年(1894)重修。祠堂坐西朝东,由前后二进、戏台及左右看楼组成,占地面积343平方米。一进门屋为二层重檐楼房,面阔五间;明间后檐连戏台,戏台方形。二进正厅面阔三间,左右看楼面阔各四间带一弄。天井由卵石铺砌。建筑结构完整,整体保存较好,特别是戏台藻井,构架大气精美,有一定艺术价值。
村内古桥众多,是绍兴古桥最多的村庄之一,比较著名的古桥有永兴桥、祠前桥、董家桥、外湾桥、新岙桥、老岙桥等。古桥均为石拱桥,由青釉石堆砌而成,拱形非常漂亮,组成桥体的石头形状各不相同,却浑然天成。横跨于芹塘村口南侧溪坑上的永兴桥,东西走向,旧时为芹塘通天台必经之路,勾连架通了新昌和天台的路径,起到了桥梁通驿的作用。
芹塘村
随着岁月的流逝,一些老屋会坍塌,一些老辈会离去,但口口相传的故事、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已代代承传。近年来,芹塘村先后被评为省级历史文化保护村落,因地制宜成为兴林富民示范村、生态村和清洁家园示范村。
罗隐的故事如一缕氤氲,古今交融,弥漫在福地芹塘的山水间,历久而弥新。
咨询:0575-84361775 投诉:0575-84366529 救援:0575-84366579
jhlydjq@163.com
联系电话:咨询:0575-84361775 投诉:0575-84366529 救援:0575-84366579
联系地址: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柯岩街道项里村
关注我们
Copyright © 2022 鉴湖旅游度假区